12.68万起售,纯电续航210km,何为国民增程?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走向“用户驱动”的今天,“增程”二字早已不是新鲜概念。然而,长期以来,增程技术的体验高地,往往被定价20万元以上的车型牢牢占据。直到埃安i60的出现——这款以“国民增程”为标签的大五座SUV,以12.68万元的起售价,正式将“高配增程”拉入15万元以内的主战场。
这不仅是价格的胜利,更是技术普惠的实质性突破。埃安i60背后,是广汽埃安八年技术积淀、三大核心自研技术——星源增程、弹匣电池2.0、GSD智驾辅助系统的集中落地。它不只是一款新车,更是一张“科技平权”的宣言书。

重新定义“亏电也从容”
对于大多数潜在增程用户而言,“亏电状态下的表现”是决定购买的关键。传统认知中,亏电≈高油耗、弱动力、高噪音。而埃安i60搭载的广汽自研星源增程技术,恰恰击中了这三大痛点。

1.5ATK发动机搭载火山型燃烧系统,实现了行业领先的油电转化效率:3.73kWh/L,并获得中汽研《增程器能效之星》认证。配合全域AI能量管理系统,整体节油率提升15%,最终达成亏电油耗仅5.5L/100km的成绩。这意味着即便在完全不充电的情况下,i60的用车成本也接近主流混动车型。
i60搭载的增程器持续发电功率高达85kW,位居行业第一,支持车辆在150km/h高速下持续行驶。电驱系统功率180kW,无论是满电还是亏电,动力输出基本保持一致,“迅猛不变”不是营销话术,而是技术实绩。

中汽研“静音之星AAA”认证不是轻易可得。i60在怠速充电时车内噪音仅40分贝,相当于图书馆环境;120km/h高速行驶时,噪音表现甚至优于部分进口豪华纯电SUV。背后的“发动机黄金悬停技术”,将启停抖动分别降低70%与55,让启停过程几乎无感。

星源增程技术此前已在20万级以上车型中搭载,六项关键指标行业领先。i60将其带入15万以内,不是“简配下放”,而是“完整移植”。这正是埃安“技术普惠”理念的真正落地——让普通家庭用户,也能享受到此前豪华车型才有的全场景增程体验。
百万用户验证的“安全图腾”
电池安全,是电动车用户最深层的焦虑,也是所有品牌的“必答题”。埃安i60的答案,来自已经过超130万辆车、500亿公里验证的弹匣电池2.0。

安全,首先是一种标准,i60搭载的弹匣电池2.0提前一年满足国家最新安全标准,并实现了“累计行驶500亿公里0自燃”的纪录。这不是实验室数据,而是真实道路的统计结果,其说服力远胜于任何宣传语。
其次,安全是系统化工程,i60从整车结构到电芯材料,构建了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整车采用1500MPa热成型钢打造高强度车身,电池仓两侧设置蜂窝状铝合金结构,确保侧面碰撞中电池模组“零侵入”;电池托底保护覆盖横向与纵向360°,有效防范底盘撞击风险;电芯级别全球首创“枪击不起火”技术,气凝胶材料的加入确保热失控无明火。

弹匣电池2.0不只是技术名称,更是用户心中的“安全图腾”。i60将其作为标配,意味着它将“安全”视为国民车的底线,而非卖点。在电动车安全性仍是舆论焦点的今天,这种“百万公里零自燃”的实证,比任何功能配置都更具说服力。
不拼硬件拼体验的“实用主义”
当下智能驾驶赛道越来越“卷硬件”,但用户真正需要的,不是芯片算力的数字游戏,而是安全、稳定、覆盖高频场景的实用体验。埃安i60搭载的广汽GSD智驾辅助系统,走的正是“体验优先”的路线。

系统累计主动安全测试里程超过60亿公里,AEB误触发率控制在40万公里小于1次,并获得CIASI最高安全评级“优秀+”。这意味着系统不仅“聪明”,更“可靠”。
GSD系统覆盖41类主场景、392类子场景,高速场景实现全覆盖,上下匝道、主动变道等动作流畅自然。针对用户最头疼的泊车场景,i60支持300+种泊车类型,最快22.3秒完成泊车,并同级首搭2km超长距离代客泊车功能。
3R7V传感器方案在当前市场中属于务实且高效的组合。埃安没有刻意强调“激光雷达”的全系标配,而是将成熟算法与合理硬件结合,实现“好用不贵”。

i60的智驾逻辑非常清晰——不以“全场景无人驾驶”为噱头,而是聚焦用户真正需要的高速、泊车等高频场景,用成熟算法与海量数据训练出稳定、可信的辅助体验。这正是“国民智驾”应有的样子。
写在最后
埃安i60的出现,标志着15万以下新能源SUV正式进入“增程高配时代”。它用三项硬核技术证明:低价不等于低配,国民车不等于妥协车。
在“科技平权”的背后,是广汽埃安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与技术体系的扎实构建。i60不仅是一台车,更是一个信号——中国家庭用户,值得拥有更安全、更安静、更智能、更经济的增程产品。
当“国民增程”从口号成为现实,我们也终于可以说:新能源车的下半场,不属于堆料与营销,而属于那些真正理解用户、并愿意用技术去实现普惠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