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救车市:“600亿”不是关键“部分与阶段性”才是关键
近日,为了刺激车市消费,国务院出台了600亿元的汽车购置税减税政策,这是继2009年及2015年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减免汽车购置税来刺激车市增长。

由于受到疫情反弹及其带来的供应链紧张与物流紧张等因素影响,我国车市自今年二季度开始(即4月份)大幅下滑,产销量均下滑近五成,同时基于整体产业链复工、复产到疫情前水平还有段时间,预计5月份数据也不会太好看。
市场认为,此时我国政府出台包括刺激汽车领域等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很有必要。
不过可以看到,原文针对这600亿减税是如何表达的,即“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这与前两次的减征购置税有着明显区别,此次既没有明显提出对哪一部分车型减税,也没提出减多少锐,更没有提出减税时间表。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实施购置税5%优惠,2010年按7.5%优惠;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我国再一次实施了5%购置税优惠政策;2016年至2017年实施7.5%的购置税优惠。这两次减征购置税均是针对1.6L(含)排量以下的乘用车。
而且上述减税政策一出台就是明确的减税方向与细则,而此次只用“阶段性”与“部分”相对模糊的两个词表达,这给市场留下多大的想象空间啊!
首先阶段性,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又什么时候结束,怎么监督这600亿减税是否减到了目标?是不是有这种可能,即政府先放出刺激性消息,但要先看看汽车产业及市场是否具有自我修复的可能,尤其是市场信心,如果在一定阶段内没有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政府再明确放出如何执行减税计划。

从目前看,市场信心受到的打击远比企业停工、停产要大得多,虽然这种损失无法量化,但目前老百姓捂紧兜里的钱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换购、赠购私家车出行对于大多数人已经不是刚需,要通过市场自我恢复拉动起来,应该很难。
因此,要想恢复之前水平,减税政策是必要条件,但是不是决定因素,这次还真不好说。因为如今的中国车市已不同于前两次。
抛开市场信心不说,如今的中国车市是新能源汽车当道,虽然还不是市场主力,但爆发的速度惊人,更关键的是它是政府着重培育的市场,免购置税到今年年底才正式结束。而要继续稳定并快速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政府会不会通过这600亿继续对新能源汽车扶持呢?哪怕是一部分也好。

而从价格来说,如果是从600亿减税中获得优惠,至少能保障新能源汽车的普遍价格与今年大体一致(不算因成本上升、部件短缺以及补贴消失带来的企业自身涨价),只不过是换种方式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增长,因此新能源汽车极有可能在明年享受或部分享受这600亿的减税政策。
至于燃油车将从600亿减税措施中获益多少,可就不太好说了。因为从大方向来说,燃油车与我国政府扶持的大方向不一致,哪怕是高效能的燃油车,政府也没有财政补贴(地方消费补贴除外),而且购买力强的地区的限购措施没有明显改善。因此很难说此次减税会惠及燃油车多少。

另外,如果正如市场猜测的那样,继续对1.6L以下排量的小客车减征购置税,那么为什么此次不直接公布出来呢?这毕竟是一个很成熟,且运用过两次的财税优惠措施啊!因此相信此次政府有其独特的思维逻辑,不能只为数据好看而减税,既要考虑扶持大方向的问题,又要考虑实际效果的问题,因此并不急于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