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松:成都新能源车市大有可图
2019年9月4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导,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参与,车业杂谈联合巨量引擎、四川新闻网主办的《2019中国汽车创新与趋势峰会暨年度颁奖盛典》在成都圆满落幕。 本次峰会以“行·未来“为主题,邀请到近60家汽车行业领导代表参加,大家围绕车市新常态中的焦点问题展开了主题发言和研讨沙龙。
以下是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松的现场演讲实录:

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松
众所周知,自去年6月起,连续28年高速增长的中国车市猛踩了一脚急刹车,直今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曾经的增量市场已经逐步变为了存量市场,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消费是升级还是降级?
燃油车会不会很快过气?
闲置的产能如何进行消化?
造车的新老势力之间是合作还是竞争?
这些都不是轻松的话题,它们的答案将决定汽车产业的最终走向。当然,我们不可能通过一两场简单的会议和讨论就能够得出圆满的答案,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实践、探索、修正,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跟我一样,希望中国的汽车产业欣欣向荣发展,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我们也希望能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
在第二十二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之际,我们邀请众多行业专家、车企领导以及媒体人,一同共商汽车未来发展创新之路。作为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我在此向各位简要汇报一下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的情况:
近年来四川省汽车产业规模快速提升,由2010年的10.3万辆增加到2018年的137.8万辆,整车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去年在国内排名已达第8位,成都市的汽车保有量达到了全国第二,而整车产量也达到了128.79万辆,在目前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城市中排行第九,全市产量占四川省的93.4%,产值达1594.8亿元。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市场还是产业都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新,汽车电脑化、网联化、自动化、共享化的新时代正逐步走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趋势和未来汽车产业的一个制高点。
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预测,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将以每年25%的年复合增长率呈现爆发式增长,到2025年整个智能网联车市规模可达1.9万亿美元。目前成都在汽车产业领域处于全国第二方阵的前列,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也正好契合了我市在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产业发展的优势,为汽车产业提供了拉近甚至反超先行城市的新机遇。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前仅为0.6%,与北京(2%)、深圳(2.5%)还是有相当差距的。所以在成都推广新能源汽车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特别是在电商运输、生鲜冷链、物流服务等行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更新、电池密度的上升、成本的下降、整车续航里程的大幅增加,让新能源商用车具备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同时,成都市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不限行、免费停车等一系列政策,也将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
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无数的优秀的企业和产品脱颖而出,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积累了口碑,发展了品牌。我们相信在这个车市的调整期,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车企乃至整个产业,都会完成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让整个行业得到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