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与德国品质的合作典范 全新奥迪A6L开启新合资时代
在刚刚结束的2018广州车展上,第八代奥迪A6L全球首发,为豪华车市场树立了新的标尺,同时也开启了一汽与奥迪携手的新征程。今年是一汽与奥迪合作三十周年,也有人将今年称为中国汽车市场"全面开放"的元年,当本土自主汽车品牌崛起,外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可以独资建厂,合资企业如何发展?一汽-大众奥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回顾过往合作历程,三十年间,一汽与奥迪堪称合资企业合作共赢的典范,而帮助奥迪打开中国汽车市场大门的,正是全新奥迪A6L的前身——奥迪100,至今,提起奥迪100这款车型,仍然为人所津津乐道,在当时,它既是交通工具又是一种标志。
奥迪A6,从豪华车市场的开启者到市场的新标尺
将时钟调回到1988年,中国一汽获得了奥迪100(C3)的生产许可证,并于当年组装了499辆,正是这款车型开启了一汽与奥迪的合作时代,开创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这个细分领域,如今,豪华车和SUV已经成为国内汽车市场增长最快的两个细分领域。大浪淘沙,在豪华车这个已经由蓝海变成红海再到血海的领域,奥迪100的继任者奥迪A6L仍然保持着不可撼动的王者之位。
有人说奥迪A6的成功得益于它入华早,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其实真正关注市场的人不难发现,在一汽奥迪合资的这三十年,也就是奥迪A6L不断推陈出新这三十年,C级豪华轿车市场出现过不少"爆款",如今都经历了从被迫降价到销声匿迹的过程。奥迪A6L系列车型之所以能在强者如林的细分市场长青至今,除了先发优势外,更得益于恪守品质和不断创新,如果说三十年前的奥迪100对消费者来说是渴望不可及的符号和标志,那现在的全新A6L则是消费者的主动追求和生活态度。
回顾奥迪A6L的进化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它身上蕴含的成功基因。奥迪A6L系列车型最早诞生于奥迪C系列平台,这是奥迪推出的中型车平台代号,一直沿用到最新一代奥迪A6(C7)身上。
1968年,奥迪基于C1平台推出了第一款车型,并以最大功率为74千瓦(100马力)的发动机命名,这款车就是奥迪A6的前身——奥迪100。奥迪100拥有比竞争对手更舒适、更敏捷的操控性能。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热情的追捧,为奥迪品牌后续车型的成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8年,奥迪100(C3)走进中国。这是一款1982年上市的车型,与前辈相比它采用流线的外观设计,获得更加出众的空气动力学效果,风阻系数仅为0.30,燃油经济性显著提升,开启了中国的"豪车时代"。

1995年,推出了奥迪100改款车型,并正式更名为奥迪A6。第一代奥迪A6同时推出了S6车型,搭载了4.2L V8发动机,最大功率210千瓦(286马力)。之后不久,奥迪再次为S6增加了一款237千瓦(326马力)的V8发动机,并配备了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将国内豪华车市场带入高性能时代。

2005年,第三代奥迪A6(C6)同步引入国产,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首款奥迪A6L轿车,亮相上海车展。可以说,在上世纪90初期,在中国没有一款与欧洲同步的产品。从奥迪C5开始,就为生产制造过程提出诸多挑战,轿车在加长开发之后,诸多方面需要整体重新匹配优化,为保证车辆的国情适应性和可靠性,一汽奥迪对国产A6L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这不亚于测试一款全新车型——路试里程超过10万公里。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到炎炎夏日的海南,再从空气稀薄的高原到气候恶劣的西北,路试的车轮跑遍了我国的大江,奥迪A6L系列车型对品质和创新的追求在这一代奥迪A6L身上可见一斑。

奥迪A6L,作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开拓者,每一代车型都是一个传奇。如今,历经八次迭代的全新奥迪A6L,再次超越经典,在造型设计、豪华配置、驾驶质感,以及智能科技方面,均实现了全面焕新和越级进化,采用全新奥迪A8L"同款"设计理念与功能配置,使全新奥迪A6L堪比"小A8",达到了技术应用的"峰值级别",也成为国内豪车市场的新标尺。

三十年亲密无间,一汽与奥迪堪称合资共赢典范
全新奥迪A6L堪称大国工匠与德国品质合作的典范,也是一汽与奥迪三十年合作亲密无间的最好体现。据了解,从1988年一汽与奥迪开始合作至今,一汽-大众奥迪已连续30年领跑中国高档车市场,23次摘得J.D. Power公布的"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冠军和"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冠军,为超过500万中国用户带来了高品质汽车生活和服务体验。

据了解,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一汽-大众将开启从"全价值链本土化"到"全价值链共创"模式的升级,为中德双方展开全领域合作打下坚实基础。未来,一汽-大众将具备高档电动车批量开发能力,并开发专供中国市场的车型,同时推进出口计划。
与此同时,一汽与奥迪的合作也为德方合作伙伴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迪监事会主席迪斯表示:"一汽与奥迪合作三十年书写了一个关于创新、变革和友谊的成功故事,我无比期待下一个三十年的到来。"未来,大众集团将以提升本土化研发能力为重点,扩大与一汽的合作,2022年之前,还将投入150亿欧元用于新技术的研发。

面对未来更加广阔的合作平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亦功表示:"我们将从'全价值链本土化'向'全价值链共创' 模式升级。'全价值链共创'将开启一汽-大众奥迪中、德团队,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创、共享、共赢的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