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广州车展秀出“旅行+”实力,以全品类创新重塑旅行越野市场
11月21日,2025广州国际车展在琶洲展馆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汽车市场年终的“压轴大戏”,本届车展不仅是新技术、新产品的秀场,更是品牌战略与用户理念的深度交锋。捷途汽车以“以旅行 见世界”为主题,携2026款捷途旅行者、旅行者C-DM、山海T1四驱版、山海L7 PLUS等多款车型强势登场,不仅展现了其7年突破200万辆销量背后的体系实力,更以“旅行+”战略为轴心,系统性构建起从技术到场景、从产品到生态的完整出行图景。

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席卷行业的当下,捷途没有盲目跟风堆砌参数,而是回归用户出行的本质——旅行,并以“品类创新”为突破口,精准卡位“旅行越野SUV”这一高潜力赛道,成为中国品牌中少数真正实现“战略定力”与“市场爆发”并存的代表。
“旅行+”战略的深度实践
捷途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场景造车”的品牌,但却是将“旅行+”贯彻得最为彻底的。自品牌诞生之初,捷途就围绕“旅行”这一核心场景展开产品布局与生态建设。此次车展中,无论是“方盒子”造型的旅行者系列,还是主打“旅行小房车”概念的山海L7 PLUS,抑或是“公路旅行越野SUV”山海T1四驱版,均围绕不同旅行场景精准定制。
值得注意的是,捷途并未停留在产品层面的“功能堆砌”,而是将技术——如鲲鹏超能混动C-DM、XWD全自动智能四驱、32变电七座等——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出行体验。例如,山海L7 PLUS以“七大同级唯一”配置,将“电动七座”“双智能冰箱”“220km纯电续航”等硬核技术落地为“旅行的家”,真正实现了“车随人动,景随车移”。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生态闭环的构建。捷途目前已布局上万款生态好物、176家高品质露营地、3000余座全球驿站,形成“人+车+场景”三位一体的旅行服务网络。这种从“造车”到“造场景”的跨越,使捷途不再只是一个汽车品牌,而是逐渐演变为“旅行解决方案提供者”。
品类创新不止于形态
在捷途的展台上,“方盒子”不是一个造型标签,而是一种价值主张。从早期的硬派越野小众市场,到如今捷途旅行者将其推向大众普及,捷途完成了一次对传统品类认知的“破界”。
2026款捷途旅行者以“6大同级第一、8大同级唯一、14大同级领先”的配置矩阵,重新定义“方盒子价值标杆”;而旅行者C-DM则凭借“10大第一、9大唯一、14大领先”共33项硬核指标,将长续航、华为乾崑智驾与硬核越野三大体验融合,打破了“越野=高油耗”“智驾不越野”的传统认知。

这种“品类创新”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基于用户真实场景的“价值重构”。正如捷途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张纯伟所言:“我们坚信,所有让用户旅行更美好的事,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这句话背后,是捷途对“旅行+”战略的长期主义坚持,也是其能在7年内实现200万辆销量的根本原因。

截至2025年10月底,捷途全球累计用户突破204万,海外销量突破57万辆,覆盖91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捷途对“用户企业”定位的持续强化。
在本次车展中,捷途不仅发布了多款新车,更将“200万辆”这一里程碑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宠粉福利”,体现出其“与用户同行”的品牌温度。从产品定义的反馈机制,到生态服务的持续扩展,捷途始终将用户置于战略中心。这种“双向奔赴”的关系,也成为其区别于许多仍停留在“单向输出”阶段的品牌的关键差异点。
写在最后
在汽车产业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捷途通过“旅行+”战略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路径。它没有盲目追求“全栈自研”或“算力竞赛”,而是回归用户出行的本质需求,以场景为锚点,以技术为引擎,以生态为护城河,构建起一个具有高度辨识度和用户粘性的品牌体系。

此次广州车展,捷途不仅展示了产品实力,更展示了其作为“中国旅行越野SUV领导者”的战略定力与格局。站在200万辆的新起点上,捷途正在用“旅行”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汽车的创新故事——不是靠参数碾压,而是靠体验打动;不是靠价格内卷,而是靠价值引领。
这或许正是中国汽车品牌在下一个十年应有的姿态:不追随风口,而是创造场景;不堆砌配置,而是重构价值。捷途,正在用一场关于“旅行”的长期实验,证明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