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35万起,小鹏X9增程版登场,纯电续航452km
2025年11月6日,广州小鹏科技园,小鹏汽车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增程技术——鲲鹏超级增程,并同步开启首搭车型小鹏X9超级增程的预售。新车定位“全球续航最长大七座”,推出Max与Ultra两个版本,预售价格分别为35万元与37万元。

从“纯电续航短”到“一周一充”,从“亏电动力弱”到“高速稳如纯电”,小鹏这一次,没有在续航数字上做简单的“加法”,而是在技术体验上做了一场彻底的“重构”。
不堆电池,而做“能量管理者”
传统增程技术长期被诟病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小电池+小油箱”组合带来的续航焦虑。用户既想要纯电的低成本,又不想承受长途出行的不确定性。而小鹏这次带来的鲲鹏超级增程,选择了一条更系统、也更困难的路径——不靠单纯堆电池提升续航,而是通过“大电池+大油箱+高效电控”实现能量的极致利用。

具体来看,小鹏X9超级增程搭载63.3kWh增程专属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与60L大油箱,CLTC纯电续航达452km,综合续航突破1602km。单纯从数据上看,这已是目前全球大七座车型中的续航天花板。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的技术逻辑:5C+800V超充架构,实现充电12分钟补能70% SOC,极大缓解补能焦虑;第三代1.5T高效增压中冷发动机,即使在亏电状态下也能保持150km/h高速稳定巡航;全栈高集成高压油冷发电机+智能能量管理系统,让综合油耗领先同级15%。

换句话说,小鹏没有选择“电池越大越好”的粗暴逻辑,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电耗控制”与“发电效率”上,这才是鲲鹏超级增程被称为“新一代增程”的根本原因。
不只是续航长
作为一台车长超5米、定位家庭出行的大七座车型,小鹏X9超级增程并没有因为搭载增程系统而牺牲车内空间。相反,它通过全球唯一的9合1超集成后桥设计,实现了“空间零浪费”的工程突破——后桥空间利用率高达95.8%。

在这一结构下,排气系统、大油箱、后轮转向、三排收纳、空气悬架、电驱系统等被高度集成,不仅没有侵占座舱空间,反而提升了整车的结构刚性与布局合理性。这也让小鹏X9在拥有超大乘坐空间的同时,依旧保持优秀的操控与安全表现。
此外,针对增程车常被吐槽的“噪音大”问题,鲲鹏超级增程采用了超静谧无感增程器设计+ENC主动降噪技术,将增程器介入噪音控制在0.5dB以下,抖动下降60%。从实际体验来看,这意味着即便在高速巡航中增程器启动,车内乘客也几乎难以察觉,静谧性媲美纯电车型。

一套“可进化的出行系统”
小鹏X9超级增程在智能配置上也延续了小鹏一贯的“科技底色”。Max版从双Orin升级为单颗图灵芯片,算力达750TOPS;Ultra版则搭载四颗图灵芯片,在辅助驾驶能力上具备更强冗余与成长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X9全系标配9安全气囊,车身采用87%高强度钢铝混合笼式结构,并满足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从极寒到高温,从城市到高速,小鹏X9在全球20个国家进行了长达800天、超2000万公里的极端路试,这种规模的验证体系,在国产新能源车中极为罕见。
写在最后
从的800V超充,到今天的鲲鹏超级增程,小鹏一直在尝试用系统性技术方案,而不只是配置堆砌,去重新定义一个细分市场。

这一次,小鹏X9超级增程不仅仅是“续航最长的大七座”,更标志着增程技术从“妥协方案”向“成熟架构”的跨越。它用大电池+超快充解决了“用电焦虑”,用高效增程器+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用油焦虑”,再用高度集成的后桥与静谧技术解决了“空间与噪音焦虑”。
可以说,小鹏并没有把增程当作“纯电之外的次要选择”,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可独立演进的技术路线。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小鹏X9超级增程的推出,不只是多了一款长续航车型,更是为整个增程赛道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真正的技术突破,永远来自于对用户真实痛点的系统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