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安全卷到头了?吉利放出王炸:超快充+百万公里寿命!
动力电池技术的进阶,一直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电池更可谓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如何构建出更强大的、更稳定的心脏,也是车企和行业的共同话题。
8月26日,吉利通过一场深度技术直播,向公众展示了其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在极端安全测试中的卓越表现。搭载该电池的领克10EM-P成功通过了由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执行的行业首个“整车+整包”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再一次将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推向新的高度。
这并非神盾金砖电池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早在之前,其电芯就已成功挑战8针同刺、多面挤压、真弹贯穿乃至36吨坦克碾压等远超国标的极限项目,展现出“军工级”的安全实力。而此次整车级串行测试,更意味着吉利将电池安全从实验室单一场景推向复合现实用车环境,重新锚定了动力电池的安全基线。
安全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长期以来,动力电池的安全测试多以电芯或模组为单位,测试项目往往独立进行。而吉利此次联合中汽中心开展的测试,首次采用“整车+整包”同步带电的方式,模拟真实车辆在极端连续工况下的安全表现。
测试内容涵盖带载动态腐蚀浸水、高温充放电、整车连续刮底、整车涉水刮底、整车颠簸涉水、带载外部火烧六大项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测试过程电池始终处于满电且放电状态,高度还原用户在实际复杂路况、恶劣天气及意外事故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场景。
结果令人振奋:全部测试完成后,电池包未发生起火、爆炸,整车状态依然正常。这不仅体现神盾金砖电池在机械安全、热管理、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也彰显吉利从电芯到整包再到整车的全域安全开发能力。
性能与安全兼得
2024年4月,吉利整合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将原有的金砖电池与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品牌。其中“神盾”代表安全系统,“金砖”则象征电芯技术,二者结合形成技术与安全的双轮驱动。
目前神盾金砖电池已形成三大产品系列,首先是超级快充系列,支持5.5C最大充电倍率,3秒脉冲放电倍率高达22C,媲美高端纯电车型的性能需求;其次是高能量密度系列,能量密度达192Wh/kg,快充平均倍率2.45C,循环寿命3500次,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升40%;最后便是2025年大家最为关注的超级混动系列,专为混动平台打造,SOC80%~100%充电仅需11.5分钟,最大放电倍率21.02C,循环寿命高达4500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电池全系支持“超耐用”特性,在保证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依然可实现长寿命使用。例如混动版本4500次的循环寿命,相当于可支持车辆行驶百万公里,彻底打破“性能与寿命不可兼得”的行业传统认知。
技术才是硬道理
神盾金砖电池之所以能实现“军工级”安全,离不开三大核心技术的突破:多粒径复配技术,优化正极材料粒径配比,协同提升热稳定性与锂离子扩散效率;超轻薄高耐热隔热膜,有效阻隔内外部热冲击和机械损伤;“分子装甲”电解液技术,大幅提升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
除此之外,吉利的制造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吉曜通行目前已布局八大生产基地,至2027年总产能预计达70GWh。其衢州基地作为全国电芯行业首家“智能制造四级成熟度工厂”,引入AI质量大模型、光学影像检测、振动能量分析等技术,实现电芯生产“近零缺陷”。
在电动车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当下,电池作为车辆的“心脏”,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吉利此次通过公开测试的方式,不仅展示了技术实力,更传递出“安全没有妥协余地”的造车理念。
神盾金砖电池的出现,有望推动整个行业从单纯追求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转向“安全+性能+耐用”的综合维度竞争。尤其在磷酸铁锂技术路线重回主流的当下,如何通过材料创新、结构设计与智能控制实现安全与性能的平衡,将成为电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写在最后
神盾金砖电池通过一系列远超国标的极限测试,重新定义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其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突破,更体现出吉利作为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对安全底线的高度坚守。
在舆论常聚焦于续航与智能的当下,吉利选择以“安全”作为品牌差异化的支点,无疑具有长远意义。正如其所说——“行业标准只是及格线,全场景极致安全才是目标”。而当电池真正实现不起火、不爆炸、经得住实战考验,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信任才有根基,行业也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神盾金砖电池,正在成为那张通向新能源未来的“安全通行证”。